本帖最后由 大获空军 于 2013-11-29 12:50 编辑
钓鱼塘老板喊亏,钓鱼佬也嘀嘀咕咕说到处挨卵,本贴探讨一下职业钓鱼塘的盈利模式,水平有限,说得不好没要叼杠北 。本贴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。
一、钓鱼产业全价值链及其成本、利润点分析
全价值链:(本价值链是根据鱼的流转方向编制而成)
鱼苗─¬¬—成鱼─—钓鱼塘─—钓鱼佬─—钓鱼塘(回收)─—鱼贩子─—小摊贩─—消费者
(1)鱼苗到成鱼环节,存在购买成本和饲养成本,绝大部分的钓鱼塘对该环节是无法控制的,目前暂时只发现葡萄园的鱼是自己的鱼苗自己养大,然后放放自己钓鱼塘开钓。
(2)从成鱼到钓鱼塘环节,采购成本问题,牛B点的钓鱼塘老板或许能把价格砍低点,但市场价基本是透明的,以鲤鱼为例,全柳州6元/斤,采购单价也难以控制。
(3)从钓鱼塘到钓鱼佬,这是钓鱼塘老板获取利润的第一来源,人气旺盛、经常爆满,老板收到的费用就高,赚钱几率就大。
(4)从钓鱼佬到钓鱼塘(回收)环节,主要是回收单价问题,没什么讲的。
(5)从钓鱼塘回收到鱼贩子环节,该环节是钓鱼塘老板获取利润的第二来源,当第一利润来源不理想时,第二利润来源就至关重要,然而部分钓鱼塘老板对该环节处理不当,蚂拐塘主要就因为回收的鱼没法转卖给鱼贩子而导致破产 。
(6)从鱼贩子到小摊贩环节,存在差价问题,要是钓鱼塘老板把回收鱼直接卖给小摊贩,无疑能赚取更多的钱。
(7)从小摊贩到消费者,这个环节是价值链的末端,钓鱼塘老板也是无法控制的,没多讲。
二、盈利模式分析(只探讨盈利,数字只是假设,请大家没要纠缠),主要分为两个部分
(1)第一利润源,从成鱼─—钓鱼塘─—钓鱼佬环节,钓费收入-采购成本=毛利。每周放1500斤鲤鱼为例,采购成本=1500*6=9000元;钓费收入(人数为假设),头场50*89=4450元,二场30*60=1800元,三场30*60=1800元,其他场200*20=4000元,钓费收入合计12050;毛利=12050-9000=3050元。想要增加钓费收入就看钓鱼塘的人气旺没旺。
(2)第二利润源,从钓鱼佬─—钓鱼塘(回收)─—鱼贩子环节,假设1500斤鱼全部回收,回收费用=1500*3=4500元,能以5元/斤卖给鱼贩子,转卖收入=1500*(5-3)=3000元,回收的鱼再倒入钓鱼塘的话,塘底虽然变更厚但回锅鱼几乎不开口,作用不太大。如果把回收鱼放在另外的鱼塘饲养一段时间再售卖,可能能卖更高的价钱;如果能直接卖给小摊贩,或许能卖更高的价钱。
基于以上两点,每次放鱼赚取的毛利=3050+3000=6050元,假如钓鱼塘回收的鱼卖不出,那么第二利润源将消失,每次放鱼亏损=3050-4500=-1450元。
三、钓鱼塘赚的钱哪里来?
人气旺的钓场,以第二点的案例继续分析,把钓鱼塘与钓鱼佬看成一个整体,这个整体采购花出9000元,卖给鱼贩收入7500元,这个整体亏损1500元,钓鱼场赚取6050元,那么钓鱼佬就亏损6050+1500=7550元,人气旺的钓场得回态的人少填坑的人多 。
(2)人气不旺的钓场,第一利润源一般都为负数,假如-1500,加上第二利润源后微利1500,钓鱼塘难以经营,要破产了;同时钓鱼佬亏-1500-1500=-3000元,钓鱼人少,回态的人会多点,但总体还是亏的。
总结:(1)在50块头场的模式下,除了人气超高的钓鱼塘能赚钱外,人气一般的钓场大多处于盈亏边缘,人气差的基本都是亏损的。因此,对于涨价我还是可以理解的 。
(2)钓鱼佬整体来说都是最终买单者,你只有努力提高你的钓鱼水平才能在众多的填坑者之中脱颖而出。。。
|